重庆市课程与教学研究基地
 
 
 
 
 
文章内容页
当前位置: 首页>>成果展示>>获奖成果>>正文
申仁洪教授等荣获重庆市第九次社科优秀成果奖
2018-05-06 10:05  

根据《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重庆市发展研究奖奖励办法》和《市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市委、市政府评比达标表彰项目评审工作流程》等有关规定,市人力社保局、市社科联、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开展了第九次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工作,并以市政府名义表彰了共计194项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其中,重庆市课程与教学研究基地研究成果分别荣获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

1.由张希希、王昌善、魏勇刚、胡之骐等人负责的研究成果“进城农民工子女城市社会适应性研究”获二等奖。该成果采用“进城农民工子女城市社会适应性调查问卷”对1929名进城农民工子女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性别、是否独生子女、言语能力、归因风格、性格特征、成就评价以及生活态度这七个因素与其自我管理适应、人际交往适应、周围环境适应以及积极人格适应这四个城市社会适应性维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这七个因素对农民工子女的城市社会适应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该研究结果为进城农民工子女城市社会适应性辅导与干预提供了重要启示。

2.由申仁洪负责的研究成果“西南少数民族特殊儿童社会适应性研究”获二等奖。该成果是在国内外特殊教育理论发展和特殊教育实践改革中逐步成型的,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学术研究背景和教育实践背景。本研究试图以跨文化的视角,通过综合比较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下特殊儿童社会适应性的数据和影响因子,尝试将“生活质量”“社会角色”“社会认同”“社会性别”“社会制度”“社会支持”“社会责任”“自我调节”纳入研究之中,在继承总结和比较借鉴古今中外相关成果基础上,归纳提炼出“生活质量导向的西南少数民族特殊儿童社会适应性发展理论体系”,从而有利于揭示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特殊儿童社会适应性的变化规律及其文化特性。

3.由冉亚辉负责的研究成果“德政之分与德政之合:中西德育范式的逻辑”获二等奖。该成果提出了中西德政之分与德政之合的两种德育范式,从哲学、文化、历史、社会、教育五个维度论证了两种德育范式的基本构成逻辑,探索了两种德育范式的起源、理论基础和理论分歧,并分析了德育范式的差异对于中国和西方的个体、社会、国家及教育的差异影响。从历史、哲学、文化、社会伦理等多维度分析,中西比较,史论结合,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4.由张文京负责的研究成果“特殊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获三等奖。该成果是重庆市高校特殊儿童心理诊断与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项目、重庆师范大学学术专著出版基金项目。主要对特殊教育理论建构并有对特教课程编制、运用的指导,同时还对特殊教育发展性、适应性、职业教育和生态课程、健康整合课程、融合教育课程以及盲、聋、培智教育课程,对特教新课改从国家到地方校本课程、个别化教育课程有理论到实践的详述。


关闭窗口
 
 首页 
站内搜索:
站内检索:

 

重庆市课程与教学研究基地  电话:kjjd3@cqnu.edu.cn  邮编:401331
ICP备案号:蜀ICP备05026983号